• 连一医互联网医院

  • 连一医医疗集团服务号

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

绩效运营

首页 > 绩效管理 > 绩效运营

解读《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办法》

发布时间:2023-03-22 浏览:5799 次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对各行各业都造成了或大或小的冲击,导致医院的医疗收入锐减,刚性运行成本不断提升,加上疫情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医院的经济运行压力不断增大,收不抵支情况普遍存在。国家卫健委财务司公布的《国家卫健委2020年部门预算》显示,中央财政对公立医院日常投入大幅缩减。此前发布的《关于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的通知》(国卫财务函〔2020〕262号)也明确指出公立医院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理念。此外,随着医改的持续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药品加成和耗材加成相继取消、DRG、按病种分值付费等医保基金监管等政策的先后出台对公立医院精细化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从公立医院的现实来看,普遍存在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信息化程度不高、预算编制流程不规范等问题。为此,公立医院亟需围绕医院发展战略,运用信息技术,构建覆盖人、财、物全部资源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公立医院收支运行,强化预算约束,提高资金使用和资源利用效率。

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制定的《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出台。该文件有利于推进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严格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规范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提高资金使用和资源利用效率。为了更好的理解该文件,笔者谈几点思考,以飨读者。


01


战略目标是全面预算管理制定的重要依据


《办法》要求:“医院内部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以医院战略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目标为依据,充分运用预算手段开展医院内部各类经济资源的分配、使用、控制和考核等各项管理活动”。预算管理的本质是资源配置,是对各责任主体进行考核、控制等。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与医院的战略规划密切相关,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可以通过发挥其资源配置和绩效评价等功能,优化资源配置,考虑各类政策性及内外部环境风险,提前规划预测,促进目标实现。


图片


然而,目前很多医院存在预算管理与战略规划割裂严重的现象,一是医院未意识到预算管理与战略目标相协同的重要性,二是还没有找到统一战略目标和预算目标的恰当方法。这些都可能导致预算管理责、权、利不匹配,部分必要的项目执行得不到资源支持,影响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医院应将战略的制定与执行、预算的编制和执行高效整合,构建成一个有机整体。首先,预算管理办公室选择战略管理工具将战略目标逐步分解为短期目标,再构建匹配的预算管理体系,并明确各组织层级的权责[。例如,平衡计分卡可以将医院的战略转化为有形的目标和衡量指标,将战略落实为实际行动,进而分解到各部门、各科室和各项目中。其次,医院各科室根据短期目标编制预算,与此同时要兼顾财务指标和非财务预算指标,关注业务流程优化,以此保证医院成功实现长期战略目标。最后,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重点关注预算差异分析,落实各部门关键考核指标。预算执行完毕后,应对预算的实施效果进行绩效考核,并对战略目标实现情况进行考评,达到预算目标和战略目标的协调统一。


02


硬化预算约束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必然趋势


《办法》将约束性原则作为医院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强调“强化预算硬约束,原则上预算一经批复不得随意调整;要明确预算执行管理责任,严格执行已经批复的预算,增强预算统筹能力。”硬化预算约束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必然趋势。

实际上,“预算硬约束”是相对于预算软约束而言的。Kornai(1986)最早提出预算软约束的概念,他认为预算软约束通常与国家对预算约束体的家长式作用有关,并认为如果国家或地方财政补助是可讨价还价的,那么预算约束体将因为缺乏恰当的激励不断亏损。目前公立医院预算普遍存在预算软约束问题,薛新东(2013)认为,预算软约束降低了医院控制成本的创新动力, 导致公立医院运行成本较高,并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 公立医院管理者和决策者得不到有效监督,将导致医院院长缺乏动力控制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的动力。但是,面对公共资源的有限性和公共需求的无限性这一矛盾,在政府“过紧日子”的号召下,公立医院必须破除以往的预算软约束壁垒,严格执行已经批准的预算。从运营管理层面讲,预算硬约束是刚性指标,也有助于加强资源调配与优化,促进各类资源动态匹配。


图片


《办法》的实施给硬化预算约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办法》中要求“业务主管部门审核医院预算应当遵循预算管理相关规定,重点审核医院收支总量和结构变化,人员经费、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等重点支出以及筹资投资、结余资金使用等情况,严格控制不合理支出”,例如“医院收入变化幅度与近三年收入变化幅度对比情况,变化幅度是否合理”等。即公立医院不能仅重视编制和考核,更应重视调整、分析和控制的过程管理。硬化预算约束有助于预算管理更加高效、规范、透明和可持续,有利于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03


绩效目标实现和预算执行的“双监控”是医院实现有效资源配置的重要抓手


《办法》要求“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推进预算效益效果提升”,并表明“业务主管部门要将全面预算管理纳入医院预算绩效考核的范围。”


图片


《办法》表明了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的重要地位。从近几年的政策文件看,新预算法、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等均对建立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进行了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从医院层面看,医院当前存在着预算绩效管理意识不足、范围不全、指标不科学,特别是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不足等问题,在建立绩效目标实现和预算执行的“双监控”的要求下,医院亟需建立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全过程的绩效管理链条,进一步促进资源分配提质增效。


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并不割裂,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预算管理是开展绩效考核的基础,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量考核和定性分析,才形成了绩效考核体系。而绩效考核能通过清晰的岗位职责化、职责表单化,表单信息化将预算各环节的责任落实到实处,即有利于发挥绩效考核的评价和监督职能,还能有效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保障预算目标的保质保量完成。绩效预算实质上是引入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理念,充分发挥绩效在公共管理中的杠杆作用,能够从源头上实现资源高效配置。

图片

《办法》对绩效目标实现和预算执行的“双监控”提出了明确的解决办法。一是建立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探索构建核心预算绩效指标体系,不局限于传统的预算执行情况,还要对成本控制目标实现和业务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考核;二是加快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促进医院财务、资产、业务等信息互联互通,打破组织架构藩篱,让数据多跑路;三是将预算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内部业务综合考核、资源配置、年度评比、内部收入分配的重要依据,使绩效考核切实保障预算执行的责任落到实处。除此之外,医院还应注意避免追求部门利益的短期目标而偏离医院长期目标[。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医院绩效管理的权威性和约束力,真正将绩效考核与预算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有效衔接,确保每一笔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花到实处。


04


信息化建设为全面预算管理分析提供有效支持


《办法》明确提出“医院应当按照《医院信息化应用技术指引》和《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等文件要求,加强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对预算编制、审核、执行、调整、决算、分析、考核的全过程实现信息化管理,提高医院管理和运行效率”。预算应从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延伸到决算、分析和考核的各个环节出发,从粗放向精细化发展,重视细节化管理。但传统预算编制方式下,预算存在时效性、灵活性、科学性不足,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差等问题,难以实现预算全程管控,也给预算的精细化管理造成阻碍。对此,结合《办法》,笔者认为在加强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图片


首先,明确预算信息系统应连接其他信息系统的数据,形成预算数据进行共享,减少预算的人工编制工作,提高自动化与数字化程度。一是各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离不开数据的贯通,医院应先站在数据资源整体规划的高度,梳理并统一人力成本、资产折旧、科研项目等信息,将重心放在数据标准、数据质量、数据安全、数据价值展示、数据服务与应用等方向。二是医院应梳理目前的现有的管理系统之间的衔接关系,包括账务核算系统、成本核算系统、HIS收入核算系统、物资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OA廉洁风险防控平台等经济管理系统及科研管理系统等,统筹考虑接口方案,才能最大限度提高系统运行效率。三是医院应考虑在预算信息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现有的信息系统,构建一体化的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促进实物流、资金流、业务流、信息流四流合一。


图片


其次,医院应围绕预算编制、审批、执行构建专业的预算协作管理平台,提高管理效率。预算协作管理平台应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功能:一是支持从科室、预算指标、项目等不同维度按需分析,可从上下钻到最小单元,从下上钻取至最大单元。并建立财务分析指标预警机制,对核心指标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查找原因并采取对策措施。二是具备预算自动核销、预算的自动分析和跟踪等功能,以此来实现预算过程控制,增强预算执行进度,执行情况的对比分析,并注意财务会计科目与预算的对应性。三是能够实现灵活的权限控制,例如支持调整单线上审批流程,根据流程职能科室(归口科室)、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可对预算调整表进行审批。四是促进预算考评过程化,例如针对院级、科室级、项目级可分别配置预算考评方案,后续整体应用。


05


全面预算管理是医院运营管理的必备工具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局接连印发了《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财务发〔2020〕27号)》、《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办法》(国卫财务发〔2020〕30号),并在《办法》发布的同一天发布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国卫财务发〔2020〕31号)。预算管理、运营管理与内部控制管理都在规范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建立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必须妥善处理好预算管理、运营管理与内部控制管理三者在工作组织与内容上的衔接问题,不能各行其是,否则会造成医院工作效率低下和资源的浪费。而如何统一三者之间的协作,需要在顶层设计上有所思考,并引起普遍重视。


图片


首先,内部控制是运营管理的核心与至关重要的部分。在内容上,两者在经济活动及其相关业务活动管理内容方面高度重叠;从本质上讲,两者的本质统一于流程管理,目标统一于合法合规、风险可控、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运营目标;从具体的落地看,两者统一于信息化与数据标准的建设。因此,内部控制管理仍是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


其次,与内部控制一样,预算管理贯穿医院运营管理的全过程。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是以全面预算管理和业务流程管理为核心,而全面预算管理的本质是资源配置,是对各责任主体进行考核、控制等。《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财务发〔2020〕27号)》中指出“依据医院建设规划和中长期事业发展规划,建立人、财、物、技术、空间、设施等资源分类配置标准;加强资源调配与优化,促进各类资源动态匹配,提高内部资源配置对医、教、研、防等业务工作的协同服务能力”,这表明了全面预算管理在运营管理中的核心作用是资源配置。


图片


最后,内部控制为预算管理提供保障,同时预算管理补充了内部控制的实施控制方法和策略。预算管理需要借助于内部控制中的职责分工、授权批准等控制程序,来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的执行力,保证医院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与此同时,预算管理是保证医院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一个有力手段,是一个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的工具。通过实施预算管理,医院可以分解、落实运营目标,明确各部门的任务、责任和利益,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各部门的监督、控制和考核,预算还可以帮助医院识别和预测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对医院风险进行评估并发出预警。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22 版权所有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集团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5081507号-2 苏公网安备 32070502010595号 技术支持:恒网承建